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務必更新並建議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很抱歉!目前您的瀏覽器尺寸無法正常顯示,感謝您的配合。

滿室飄散淡淡藺草清香的台灣好 -【藺草編織手作工作坊】紀錄分享

守護時代記憶的藺編人

一枝兩枝罔來拎,牙通加阿母嫌無錢。

一枝兩枝罔來揪,毋通加阿母伸長手。

一行做了又一行,做到佟時才會快活。 

一項做了又一項,做到佟時才會清閒。 

一行二行罔來做,毋通哄哄想迄逃。

人做草笠金噹噹,阮做草笠破三空。 

人做草席一級棒,阮做草蓆仔蓋屎仔桶。 

──〈草蓆歌〉

 這是一首早期苗栗苑裡民間婦女流行的歌謠。六月份台灣好活動從一部「記憶的藺草」微紀錄短片開始,畫外音便唱起這首歌來了。它是在訴說著過往苑裡婦女雙手不曾停歇的編織著每一張草蓆與每一頂草帽,為家庭生計貢獻許多,掙得不少收入,卻因為現代工業化及科技化,如同許多古老的手工技藝,這個傳統產業逐漸凋零,但現在仍有一群苑裡山腳社區的媽媽們繼續編織著藺草,那也是她們小時候的回憶。影片也透過這些社區媽媽同時是專業的藺草工藝師以及藝術家、設計師的訪談,讓參與的朋友們對這個傳統產業背後的故事與傳承意義有更深刻的感受,編織時也更能體會手編技藝無可取代的情感與珍貴性。

師們將藺草的材料放在工作桌上,讓旅人空間瞬間飄散著舒適的藺草清香。

「記憶的藺草」紀錄短片讓參加的朋友們更深入了解關於藺草的失落與傳承。

6/28週末熱天午後,國寶級的三位藺編老師及台灣藺草學會的蕭大哥便帶著大家展開一場農家般的手作編織生活體驗,旅人空間也因此四處飄散著淡淡藺草的清香。

在編織的過程中,每位朋友懷抱著新鮮又期待的心情,試圖抓住老師每個編織的示範動作,從上草到下草或從下草到上草,在看似簡單實則不那麼容易的「手法」裡,緩慢細心地跟著老師的節奏,每個人逐漸找到自己的手作感覺,大家也漸漸充滿成就感似的展開笑容,當老師最後為參與的朋友們車縫上色彩鮮艷的邊布,終於大功告成,完成自己獨一無二的美麗藺草杯墊。

看著老師們近似於反射動作的熟練手法,或許對她們來說,生活就是編織,如同活著就得吃飯一樣,是簡單而不需質疑的道理。藺草學會的蕭大哥也與大家聊起,其實老師們都是靠手的感覺在控草,沒有用眼睛找呢!

這些守護時代記憶的藺草編織老師們,為每一個朋友親身示範教學這個充滿情感與溫度的傳統技藝。

藺草編織的每個理路與順序都馬忽不得。

最後由老師幫大家車縫上藺草杯墊的邊布,就大功告成啦!

番外篇:當天藺草學會的蕭大哥即興加碼教大家利用剩餘的藺草,編織簡單、容易上手的藺草小鹿。藺草的色澤及質感讓小鹿更顯得秀氣而可愛。

參加的朋友們展示自己藺草編織的成品,看來大家都成果豐碩呢!

當天參與工作坊的朋友,不少都是對藺草編織充滿熱忱的年輕人,希望這個滿載著記憶、溫度與深度的古老技藝能被更多人看見而傳承下去。